【砥砺奋进的五年】土特产+微商 山沟里发货忙
土特产+微商 山沟里发货忙
见到雷国新时,他正忙着往面包车上装货。院子里,桶装醋一字排开,浓郁的醋香扑鼻而来。
“天天有订单,得抓紧发,不能让客户等太久了。”擦了一把汗,雷国新招呼大家。
今年53岁的雷国新,家住武乡县大有乡王海峪村。他家5口人,种了10多亩地,用古法酿醋已40多年了。因为纯粮纯手工酿造,不添加任何防腐剂,味道纯正,且保质期长,雷国新家的醋在十里八村十分有名,受到乡邻们普遍欢迎。一斤一元钱,每天来打醋的人络绎不绝。
“卖的相当不错,就是卖不上价。自从李书记带着我们组建合作社、开微店,销售价格翻了好几倍,而且订单也多了,我家的醋还卖到了北京、上海、广东、江苏等地。”
雷国新嘴里所说的李书记,叫李永兵,是长治学院计算机实验中心主任。
今年1月初,李永兵来到王海峪村担任第一书记。王海峪村,有97户286口人,人均2亩多地。其中,贫困户27户、贫困人口91人。
乡亲们手握着黄小米、大黄杏、中药材、土鸡蛋等原生态的健康农产品、土特产,却因销不出去,一直戴着“穷帽子”。这些土特产“养在深闺人未识”,却正是城里人“菜篮子”里的紧俏货。
搭上“互联网+”快车,在“土”字上做足文章——李永兵要带着众乡亲甩掉“穷帽子”。他指导帮扶村里组建了雷氏山货专业合作社,组织了电商培训,鼓励村民入社或者开微店。目前,合作社已有社员30多户。其中,贫困户6户。
雷国新在李永兵的帮助下,开起了微店,网上销售醋每斤6元钱。3个多月时间,微店就已经卖出去2000多斤醋,销售收入达10000多元。
“好日子越来越近了,只可惜我儿子没看到这一天。”原来,几年前,雷国新的儿子得了脑瘤。为了给儿子看病,两口子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,还向亲戚朋友借了10多万元。可是,钱花了,儿子却没留住,终因医治无效去世,一家人债台高筑,因病致贫。
眼下,雷国新家的外债基本上还完了,家里人的笑容也渐渐多了起来。“除了自家微店销售外,合作社还帮我家卖醋,每月订单也不少,又是一笔不错的收入。”
合作社采用“线上+线下”销售模式,“回头客”越来越多,销量逐月增加。目前,合作社已帮助村民销售订单500多个。其中,销售土鸡蛋1000多斤,销售额12000多元;醋2000斤,销售额8000多元;小米1000多斤,销售额7000多元。
李永兵说:“自从有了合作社,并开始网上销售,村里的土特产都不够卖,每天还得限量发售!发展微商,激发了村里男女老少脱贫致富的热情,大伙儿的干劲起来了比啥都强!”
说话间,村里就有好几个妇女提着鸡蛋、小米来送货,验货、过秤、登记,大家七嘴八舌地聊起来。“现在的变化真像做梦一样”“没想到足不出户,咱这土鸡蛋、黄小米还能卖到北京、上海”“下一次电商培训,我也参加”……
这年头,百姓评干部,越来越“挑剔”。然而到王海峪村采访,乡亲说的最多的词是“感谢”,感谢第一书记、感谢党;面对第一书记即将到期,村民们提出最多的要求是“留下”,希望第一书记不要走、继续干。
记者:常珍珍
编辑:王东
长治日报社所属《长治日报》、《上党晚报》、i长治网和新媒体平台享有版权的内容,任何单位及个人在互联网、无线客户端、微博和微信等平台上使用须事先取得长治日报社的书面授权,注明作者及出处,否则我们将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。
目前10000+人已关注加入我们